北京科技周展示“科技出行”:無人駕駛體驗酷 未來交通算法多
2018-05-21 17:20:27AI云資訊1631
軌道交通什么時候進入無人駕駛時代?新能源汽車能否從使用電力向使用更清潔的氫燃料發(fā)展?作為“衣食住行”中的一項,中國人的出行方式正在隨著科技的發(fā)展發(fā)生重大變革。2018年全國科技活動周暨北京科技周活動主場5月20日進入第二天,眾多代表“未來交通”的技術和產品亮相,讓我們得以一窺“未來交通”的智慧面貌。
自動駕駛
高鐵和地鐵可實現(xiàn)全自動運行
在第四展廳的智慧交通模塊,一方高鐵車頭的模擬駕駛臺吸引了不少小朋友的注意,他們爭相操控著臺上的操縱桿,來回調整著列車的運行時速,化身高鐵司機,體驗一回開高鐵的感覺。在這個復制版的高鐵列車駕駛臺上,各種操作按鈕一一呈現(xiàn)。前側墻壁上是一塊電子顯示屏,上面顯示著列車運行時的前方景物,包括快速出現(xiàn)的鐵軌、兩側的線桿以及快速后退的建筑物。
雖然看起來其貌不揚,但這款模擬駕駛臺的來頭可不小。它是由北京交通大學軌道交通控制與安全國家重點實驗室、美國和英國軌道交通領域專家團隊、中車集團和中國鐵路設計集團等聯(lián)合開發(fā)的。最關鍵的是,這款駕駛操控臺使用了高速鐵路自動運行新型人機混合控制模式以及基于學習控制的高速列車節(jié)能運行優(yōu)化控制方法,擁有全自動運行模式下應急處理流程和人因配置方案,實現(xiàn)了我國在國際高速鐵路自動駕駛方面的引領。
工作人員用通俗易懂的方式向小朋友們介紹說,因為安裝了上述控制系統(tǒng)和配置方案,才能實現(xiàn)高鐵的自動駕駛?!耙簿褪钦f,可以由后臺程序操控實現(xiàn)全自動運行,行駛過程中不需過多的人為操控。這就等于給車輛安裝了一個智能‘大腦’,可以對車輛的行駛狀態(tài)開展實時的自動診斷。比如在上坡的時候,車輛可以檢測到上坡的狀態(tài),自動增加一定牽引力。如果是下坡的狀態(tài),則可以相應減少牽引力,使整個運行的過程保持平穩(wěn),無需人為加速或減速,乘客坐起來也更加舒適?!边@種高鐵自動駕駛技術可以保證車輛運行安全,最大程度降低人員的誤操作。目前該技術已經在京滬線的某段區(qū)間內開展試驗。
離高鐵模擬駕駛臺不遠,還有燕房線無人駕駛互動體驗項目。燕房線是我國第一條自主研發(fā)的全自動運行示范軌道交通線路。交控科技市場經理孫博奇介紹說,無人駕駛不僅可以解放30%-40%左右的人力,更重要的是大大提升安全性?!傲熊嚸看纬鲕嚂r,都要先經過各項檢測,之前這些檢測需要人工完成,時間長且存在容錯率,如今無人系統(tǒng)可以完成自動檢測,30多個自檢項目以前人工要花1個多小時,現(xiàn)在只需要10分鐘?!苯豢乜萍佳邪l(fā)的我國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全自動運行系統(tǒng),相比于引進系統(tǒng),從國內運營習慣出發(fā),借助了我國在通信技術、控制技術、網絡技術等新技術方面的優(yōu)勢,整合及優(yōu)化了車輛、綜合監(jiān)控、廣播、CCTV等各相關專業(yè),實現(xiàn)了智能化、自動化的聯(lián)動控制和車地傳輸網絡對多專業(yè)數據的綜合承載,全面提高了軌道交通行業(yè)的技術裝備水平?!敖窈笏械罔F線路都會朝無人駕駛的方向發(fā)展,這也是國際趨勢?!睂O博奇說。
無人配送物流車
進駐清華人大校園
同樣“無人”的還有物流配送車。第三展廳展出的由北京智行者科技有限公司自主研發(fā)的無人配送物流車,是一個方方正正、外表“萌萌的”白色小貨車,卻能在辦公園區(qū)、工業(yè)園區(qū)、景區(qū)、校園等限定場景獨立完成“最后一公里”的配送。
“這款物流車運行起來速度只有5000米每小時,車身上配有激光雷達、毫米波雷達和攝像頭,保證它能夠及時地識別出周圍的狀況,然后第一時間作出反應?!睋F(xiàn)場負責人介紹, 這款名為“蝸必達”的低速自動駕駛物流車搭載的是智行者自主研發(fā)的AVOS系統(tǒng),采用多傳感器自適應融合算法、環(huán)境認知算法、路徑規(guī)劃算法以及獨特的控制算法來滿足智能配送和運輸的需求。
“我們公司主要是做中央決策系統(tǒng),也就是它的‘大腦’,比如說它看到和聽到了所有東西之后,要作出識別和判斷,是該讓還是該停下,是該繞過還是掉頭,‘大腦’判斷后再控制車輛執(zhí)行這些命令?!边@款無人配送物流車近期在清華大學圖書館完成了中國圖書館歷史上第一次館際無人車圖書運輸任務,同時在京東以及多家電商物流的配送場景落地運營。
“清華大學有很多圖書館,學生還書的時候往往是就近還書,需要把書最終歸類到原來的位置。之前圖書館都是由專人負責來回運送書籍,十分辛苦,現(xiàn)在有了這個物流車,圖書館員工只需要把圖書放進車中,它就會自己從a館開到b館,那邊的員工再把書取出來就行。最后,物流車還會自己開到指定的位置停好?!睆S家負責人透露,目前除了清華大學,無人配送物流車已進入第二家北京高?!嗣翊髮W作為快遞配送使用。
電動汽車
現(xiàn)場秀“無線充電”
當下,新能源汽車因其節(jié)能環(huán)保的性能和政府的大力推廣,普及程度正越來越高。在此過程中,電動汽車的續(xù)航能力和充電方便與否是其能否占領市場的重要因素。在科技周第一展廳的入口處不遠,就有一臺電動汽車,乍一看與普通汽車無異,轉了一圈才發(fā)現(xiàn),汽車底部的充電設備大有玄機。原來,這是一臺不用線的無線充電汽車。
中科院電工研究所的工程師陶成軒向北京青年報記者解釋了無線充電的工作原理。在這臺電動汽車的尾部下方,安裝了一個紅色的線圈。在距離汽車尾部大約20厘米的地面上,有另一個藍色的線圈,連接著供電電源。車輛停在充電的位置,接通供電電源后,在手機APP上點擊充電按鈕,地面發(fā)射端的線圈與汽車尾部的線圈之間可以通過電磁感應產生高頻磁場,再通過汽車尾部的車載接收端將能量轉化成直流電,通過電線將車載接收端與汽車的電池相連,就可以給汽車電池充電了。
“這種地面發(fā)射端可以直接埋藏在地下,是全密封的,不會漏電,安全性有保障。同時也不受天氣狀況的影響。充電時,車主也不用像以前一樣下車手動插上充電槍。”陶成軒表示,這款無線充電設備快速充電只需一個小時,慢充大約六七個小時,與正常的有線充電樁充電時間差不多。充電的車載接收端可以直接安裝到汽車上,使用起來也較為方便?!斑@種技術還有一定的前瞻性,考慮到當下討論比較火熱的無人駕駛技術,這種充電樁也能為無人駕駛汽車充電。”
陶成軒告訴北青報記者,這是他所在的研究團隊研發(fā)了近十年的產品。汽車無線充電技術大概在五年前就已經問世,經過各種測試和改進,目前充電的可靠性、穩(wěn)定性有了大幅提升。“目前在北京已經有20臺電動車使用了這種無線充電設備,未來準備進行產業(yè)化推廣使用?!碧粘绍幷f。
氫燃料電池
新能源汽車的未來
如果說電力是新能源汽車的現(xiàn)在,那么氫燃料就是新能源汽車的未來。氫燃料電池是使用氫這種化學元素,制造成儲存能量的電池,其原理是電解水的逆反應。它被認為是實現(xiàn)車輛使用階段零排放、全生命周期低排放的重要技術方案,是未來汽車產業(yè)技術競爭的制高點。所以,科技周上亮相的氫燃料電池發(fā)動機,受到了很多汽車領域專業(yè)人士的關注。
“這是我們的第三代氫燃料電池發(fā)動機,旁邊這個就是壓縮氣態(tài)氫系統(tǒng)?!北本┢髽I(yè)億華通的銷售經理張玉全向一位來自廣州的新能源汽車廠商介紹道,其第三代氫燃料電池發(fā)動機采用世界領先的干膜技術,模塊化設計,將電堆、氫氣供給循環(huán)系統(tǒng)、空氣供給系統(tǒng)、水熱管理系統(tǒng)、電控系統(tǒng)和數據采集系統(tǒng)六大部分集成。企業(yè)還開發(fā)了多項專利技術,通過控制系統(tǒng)能量流,極大延長了氫燃料電池發(fā)動機的使用壽命,并滿足商用車的多元化需求?,F(xiàn)在這個產品已經應用于國內大中型客車、物流車等氫燃料電池汽車車型。“我們的產品已經用在北京奧運會、上海世博會、新加坡青奧會等大型活動上了,接下來還要服務北京冬奧會——搭載我們動力系統(tǒng)的兩種型號汽車即將交付張家口公交投入運營,今年我們要在張家口的4個區(qū)建成4座加氫站,未來張家口19個區(qū)縣將實現(xiàn)加氫站全覆蓋?!睆堄袢H為驕傲地說。
至于氫燃料電池在家用小型車上的應用,張玉全表示:“我們有技術儲備,已經啟動研發(fā),希望盡快趕上甚至超過日本豐田的技術?!?
現(xiàn)場
“我家的車能使用無線充電嗎?”
中科院電工研究所研發(fā)的無線充電汽車讓不少電動汽車的擁有者羨慕不已?!盁o線也能充電?”“怎么就把電充到電池里了呢?”“我們家的汽車可以安裝這種設備嗎?”圍觀者中,有充滿求知欲的小學生,也有被新技術吸引的普通市民。
陳女士母子就是被無線充電吸引的觀眾之一。盡管家里使用的仍是傳統(tǒng)的汽油車,但她也對新能源汽車有強烈的興趣,向工作人員詢問了無線充電的原理,還提出了不少疑惑?!耙驗閹е⒆觼?,我得讓孩子也聽明白,這種技術還挺有意思的,感覺比傳統(tǒng)的充電樁要省事不少?!?
來自朝陽區(qū)的陳先生家里就有一輛純電動汽車,他對無線充電技術產生了濃厚的興趣,蹲在汽車尾部盯著充電設備足足研究了20分鐘。聽完陶成軒的介紹后,他不禁豎起了大拇指,還留下了工程師的電話?!拔壹业能嚹苡蒙线@個無線充電設備嗎?”這是他最關心的問題。
不遠處,在高鐵模擬駕駛臺前,四名來自人大附中實驗小學三年級的同學正玩得不亦樂乎。楊昊錦是第一次見到這種一比一復制的模擬高鐵操控臺,“寒假的時候我坐過高鐵回山東姥姥家,感覺速度特別快還特別穩(wěn),媽媽說高鐵是中國的‘新四大發(fā)明’之一呢!”他和小伙伴們來回操控著駕駛臺上的操縱桿,向前推是加速,往下拉是恒速,再往下是制動,儀表盤上顯示出不同的速度,駕駛臺前的電子顯示屏上景物的后退速度也發(fā)生著相應的變化。
“不行,你這速度太快了,現(xiàn)在高鐵的速度都在350左右!”看到同學一直向前推操縱桿,使行駛速度超過了400千米每小時,楊昊錦不禁有些著急,將操縱桿又往回拉了拉,將速度降了一些。看著大屏幕上景物后退的速度,他轉過頭對小伙伴說:“好了,我們就穩(wěn)定在這個速度開吧?!睏铌诲\還不忘向北青報記者展示自己學到的成果:“你看,按‘開右門’,列車的右側車門就打開了,按‘風笛’按鈕,就能趕走前方鐵軌上的飛鳥。感覺特別酷,有種當高鐵司機的感覺!”他早已在工作人員的指導下,學會了如何駕駛這臺模擬高鐵,儼然一副小司機的模樣。
記者觀察
軌道交通駛入“無人駕駛”時代
作為中國的“新四大發(fā)明”之一和中國的一張新名片,中國發(fā)展高速鐵路十余年來,中國人的出行正在被顯著地改變著。截至2017年,全國鐵路網營業(yè)里程12.7萬公里,其中高速鐵路網營業(yè)里程突破2.5萬公里,中國高鐵占世界高鐵的66%。
但是,在新一輪技術革命中,中國如何讓自己的高鐵名片保持領先優(yōu)勢?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鐵路總公司總經理特別技術顧問何華武日前表示,隨著高鐵營業(yè)里程的增加,未來高鐵勢必要往兩個方向發(fā)展,一個是智能化,二是低真空管(隧)道磁懸浮高鐵技術。其中在智能化這一點上,中國高鐵已經邁開腳步。目前我國已經在珠三角莞惠、佛肇兩條時速200公里的城際鐵路開通了自動駕駛列車。目前正在建設的京張高鐵是京津冀城際鐵路網的重要組成部分,按照鐵總的目標,未來京張鐵路將建成“精品工程、智能京張”。何華武院士透露,時速300至350公里高鐵自動駕駛技術在世界尚屬空白,目前正在研發(fā)驗證,未來將在京張高鐵首次應用。
同樣,已經載客試運營4個多月的地鐵燕房線,標志著中國成為世界上第四個擁有軌道交通全自動運行技術的國家,是地地道道的“國產黑科技”。未來,無人駕駛將成為北京地鐵的“標配”,并在全國推廣應用。北京地鐵3號、12號、17號、19號線以及新機場線等都將采用全自動運行系統(tǒng)。國家發(fā)改委產業(yè)司機械處的負責人曾表示:“無人軌道是軌道交通的發(fā)展方向,未來北京新一輪軌道交通建設都將采用自動運行系統(tǒng)?!?
我們在地鐵、高鐵的第一節(jié)車廂圍觀司機開車的日子,也許快要結束了。
相關文章
- 文遠知行成為黃埔首家無人物流車持牌企業(yè),W5無人駕駛物流車開啟路測
- 路凱智行 40 臺純電無人駕駛礦卡賦能內蒙古阿拉善特大型金礦
- 路凱智行中標駐馬店智慧礦山無人駕駛項目,助力開啟無人運輸新時代
- 享道出行與Momenta達成戰(zhàn)略合作,推動全球首個前裝量產無人駕駛Robotaxi車隊落滬
- Waymo無人駕駛汽車即將開啟日本東京的征程
- 主線科技新疆首張無人駕駛卡車路測牌照獲批
- 文遠知行獲法國無人駕駛牌照,成就全球五國認證里程碑
- 無人駕駛+自動換電,啟源芯動力助力大唐集團國內首個“雙無人”換電礦卡項目投運
- 興盛露天礦無人駕駛運營成果發(fā)布會暨疆納盤古智云大模型算力中心簽約儀式成功舉行
- 無人駕駛新時代啟航,特斯拉/微美全息創(chuàng)新應用先導區(qū)加速駛向科技未來!
- “全球Robotaxi第一股”文遠知行受多國使團青睞,共謀無人駕駛創(chuàng)新發(fā)展
- Yokee無人駕駛觀光車亮相 2024全球人工智能產品應用博覽會-蘇州
- 九識無人駕駛消防宣傳車亮相懷化,開啟城市消防宣傳新模式
- 技術解碼 | 多模態(tài)大模型AI安全員為無人駕駛保駕護航
- 安凱新款無人駕駛客車亮相2024世界制造業(yè)大會
- 無人駕駛相關法律加速完善,文遠知行等自動駕駛企業(yè)將迎來春天
人工智能企業(yè)
更多>>人工智能產業(yè)
更多>>- AIDC產業(yè)發(fā)展大會隆重召開,開啟AIDC新紀元
- 絢星破局AI落地困境,四大業(yè)務重構企業(yè)智能生產力新范式
- 騰訊啟動AI應用繁榮計劃,新一期AI共創(chuàng)營報名企業(yè)超300家
- 首都機場“AI繪空港”大賽完美收官,卓特視覺以技術賦能創(chuàng)意未來
- 打造張江人工智能創(chuàng)新小鎮(zhèn),全國首個人工智能創(chuàng)新應用先導區(qū)再添發(fā)展新引擎
- 人機共生 · 智啟未來——2025高交會亞洲人工智能與機器人產業(yè)鏈展主題發(fā)布
- 北京數基建發(fā)布“知行IntAct”混合智能體產品,以AI定義城市治理新范式
- 新時達“精耕小腦”,與大腦協(xié)同,加速具身智能垂直落地
人工智能技術
更多>>- 騰訊開源框架 Kuikly 再升級!率先適配 “液態(tài)玻璃”,原生體驗更極致
- 外灘大會首發(fā)! 螞蟻密算推出AI密態(tài)升級卡 實現(xiàn)零改動“即插即用”
- 騰訊優(yōu)圖攜Youtu-Agent開源項目亮相上海創(chuàng)智學院首屆TechFest大會
- 2025外灘大會:王堅暢談AI變革,普天科技錨定空天算力新賽道
- 騰訊正式開源Youtu-GraphRAG,圖檢索增強技術迎來落地新突破
- 聲網兄弟公司 Agora與OpenAI 攜手 助力多模態(tài) AI 智能體實現(xiàn)實時交互
- Qwen-Image-Edit 模型上線基石智算,圖像編輯更精準
- 火山引擎多模態(tài)數據湖落地深勢科技,提升科研數據處理效能